1)第057章 北方战争(32)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57章北方战争(32)

  如果一定要说还有谁不太满意,那么小手工业者可能是这一轮经济景气中受益最小的,一方面,由于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范围受到了限制,原本传统手工业占据优势的领域,迅速被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所冲垮,即便仍然能够保留下来的,大多数也是作为艺术品或者奢侈品保留下来,不是主流消费品。另一方面,在经济地位的改善中,产业资本家和通过转型为产业资本家的地主阶层发了财,贫苦农民通过土地赎买获得了生产资料,唯独手工业者的经济地位未见上升,反而在整体社会分工中落于下风,是个不进则退的局面。尤其是,为手工业者所看不起的工人阶层通过实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上升空间,更是对比格外鲜明。

  在经济压力之下,一部分手工业者转型成了商贩和农民阶层,绝大多数则进厂当了工人,手工业阶层如果不能说几乎消失的话,那么人口总数也是大为下降的,而随着年青一代普遍与手工业脱钩,一批传统优势项目近乎丧失——这恐怕是产业升级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财政收入大为改善,军政费用依然是中央财政支出的第一大户,尽管绝对额提高得很快,所占比例已经大为缩减,不到25%,虽然还略微偏高,但考虑到北方还在作战,国防军处于壮大力量、更新装备的关键时刻,所有人都对军费开支表示谅解,甚至于还有激进的议员认为军费开支不够,需要向日本学习,资源更多地向国防倾斜。

  按照原本的国防10年发展计划,除了个别领域之外,大多数第二阶段指标到了1918年就基本实现了,足足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

  地方财力增长用,主要用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各地纷纷新设学校,努力提高教育普及率,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基本实现了初级小学义务教育水平,各类专科学校、师范学校、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地成长起来,形成了科学、完整、全面的教育体系。

  除了教育之外,各省市的市政建设有了飞速改善。很多城市第一次有了城市规划与设计,有城市整体通盘考虑,甚至于,很多城市都是第一次建立遍及全城的下水道系统,虽然现代化的城市体系短时间内不可能建立,但已经露出了曙光。即便是一向挑剔的西方观察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一位西方记者这样写道:“最近这几年——大家应该都能理解,我指的是欧战的这几年,在欧洲陷于普遍的厮杀和破坏的时候,中国正在进行惊人的建设以期望改变这个老大帝国传统、保守、落后的面貌。城市给排水系统、公共道路照明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