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1章 北国风云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01章

  北国风云

  同何峰的估计一样,中国的军火物资哪怕再贵,协约国方面也得咬牙坚持买下来——因为,市面上找不到既有如此供应量又有如此价格的商品输出国。当然,日本也是在其中足足分了一杯羹,但中国方面并不以此为意,因为,无论如何怎么摆弄,中国的大头是跑不了的,日本有点甜头更好,给它找点事情做,免得又在上蹿下跳。

  由于接到了大笔订单,再加上中国方面以贷款形式提供的庚子赔款替代,饥渴的日本立刻爆发出生机来,暴跌的政府公债和股票逐步回升,原来惨不忍睹的日元汇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日本即将濒临破产的财政和内外经济体系如同打了一针强心针,立即恢复过来。

  由于这等功效,虽然强硬派百般阻挠,西园寺还是爽快地履行了合约,将南满铁路的驻守兵力调回国内,而旅大方面的残兵败将除了不可缺少的物资补给以外,其他一切都还没有恢复到站前模样,但这已经足够了——中国方面也不会阻挠日本将物资通过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输往俄国,原来为了开发俄国东部的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终于派上了用场。但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大藏省做过匡算,如果按照汇率被压低的结果考虑,虽然在外债上损失极大,但对于保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就很有好处。此消彼长之下,现在中国的货品居然比日本还贵,原来有一点日本东西就得意洋洋的乡绅已经看不见对日本货的喜悦之情了,反而是国货更能引起人们的心里激荡——对独特的购买心里,很难用经济学去分析。

  对于这种起落,也反映了秦时竹与周学熙等人的不同。后者认为,就是要彻底打压日本的工商业,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秦时竹却认为,适度给日本工商业以发展空间,不仅对中国无害,而且还能够制约日本战争力量的增长——日本这个国家的特殊性在于,必须找到一条出路,要么是军事的,要么是经济的——历史上的二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除非能够将日本这个民族彻底毁灭。而这,又是中国力所不逮的。

  在国策建设浪潮的刺激下,特别是在产业扶持、资源倾斜以及举国一致体系下,北方实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不惟产能大为扩充,而且能够初步实现有组织化、体系化的管理,换而言之,这个倾全国之力,集中所有物资资源再加上穿越优势,已经变成国策主导的托拉斯组织。沈麒昌雄心勃勃地拟定了发展规划——铝、铅、锡、钨、锑等战略有色金属的产量要每年翻一番,钢铁、电力产量要在3年内翻两番,煤炭、原油要在3年内翻一番……几万亿的投资滚滚而来,各种各样的指标汇聚下去,已经初步描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