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问禅_从UP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母山佛刹兴盛于唐宋,如今山南山北大大小小共有36间寺院。

  外婆这趟来是往国兴寺还愿。

  所以沿途过几间寺庙都只是在门外合十朝拜,并不入内。

  舅妈方艳和老太太一起拜。

  老太太念南无阿弥陀佛。

  她嘴里也念念有词。

  孟时仔细听,哑然。

  舅妈和信基督的阿姨一个调性,念的是,“菩萨保佑我家那位没出息的发达,发财。”

  得,烧烤“天师”夏成才的老婆,求财求到佛祖头上了。

  不过只要是个泥塑的像,不管是哪一教的,教义如何,到了老八嘴里,不是,到了民间作用都是相同,反正是各种求。

  所以从这一点看上来看,儒、释、道三教早已大同。

  夏琴什么都不信,她拿着相机拍照。

  一路走走歇歇,到国兴寺前,已经快十二点。

  也亏是老太太身子骨硬朗,不然真走不了这一里多的山路。

  国兴寺始建于唐乾符四年,宋时毁于大火,如今的庙宇是民国时期在遗址上修建的。

  寺庙依山而建,两扇厚重的木门上布满了铜钉,抬眼往里看,院里矗立着几根唐时留下的石柱。

  孟时看两个穿着的黄色纳衣的和尚从庙中走出来,上前做了一礼,说明外婆时隔近二十年来还愿,是不是可以在庙中吃一顿斋饭。

  年纪稍大的和尚伸手指引,说,“寺里有斋面斋饭,施主随缘布施,即可自取,不要浪费造业就好。”

  孟时感谢,“那是应当。”

  现在农禅(自己种地)的寺庙不多,和尚大多都是受众生供养,俗家人在寺庙用斋饭,需要布施,不然白吃白喝受不了“众生供养”的“业力”。

  当然,这钱不强制,掏一块两块,十块二十都行,但信徒既然都到寺庙用斋饭了,少了也拿不出手。

  夏琴和方艳领着老人孩子往斋堂走,孟时跟了两步,又回头,跑回两个和尚面前,再合十行礼,问年长一些的和尚,“师傅您信佛吗?”

  两个和尚一愣,互相对视一眼,在佛山古刹前问和尚信不信佛?这说的是人话?

  大和尚双掌合十,“贫僧都出家了,施主您这问的。”

  孟时又做一礼,说:“冒昧了。”

  两人要走,孟时又问另一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和尚,“师傅您信佛吗?”

  “没时间陪你胡闹!”年轻的和尚觉的他是来山上找茬。

  孟时态度诚恳的道歉,侧身让开道路,送他们离开。

  看到这一幕,已经决定凡事由孟时高兴,她都支持的夏琴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嗯时,这是在干什么?”

  孟时不对夏琴隐瞒什么,她问,就答,把有些重的相机接过来,说,“要干一件坏事,想找和尚开示……”

  他话没说完,就听身后一个低沉,带着些东北口的声音传来,“哦?要干什么坏事,可不可以和老和尚说说。”

  孟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