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新技术_大国舰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续残余的应力?”

  听了王维斌的话,厂长杜卫国不由得皱了下眉头,旋即瞥了一眼身旁的温林,发现自己的这位左膀右臂也不自觉的紧拧眉头,明白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成型部件的后续残余应力的消除,别说当下的漓东厂了,即便是西南兵工局、乃至兵工系统、甚至是全国工业体系都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而事实上,这个难题即便是在世界工业领域同样是老大难的问题。

  所谓应力是只材料中的内在作用力,就好比是武侠小说中的内力,引导的好这是一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强大能量,用得不好极有可能走火入魔原地爆炸。

  就拿高端机床来说吧,其基座的金属结构对于残余应力的要求就非常严苛,因为其残余应力的多寡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正因为如此,闲置十年、二十年的大型钢制结构件对于机床来说是天生的基座材料,因为其在漫长的时间里内部的残余应力已经长期的环境适应中得到消除,整体的内部结构已经达到了一个恒定的稳定形态。

  材料中的应力也差不多,通常因为温度、湿度以及压力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的自身强度和使用寿命。

  正因为如此,类似航空、航天、精密机械和尖端武器等高端制造领域,消除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是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品质的重要条件。

  只不过这些方法对于工艺、设备以及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即便是如美欧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不是一般工业企业能够办到的,就别说漓东厂这样,绝大部分设备还是五、六十年代水平,日常生产还依靠着经验而不是标准生产规范的内陆三线厂了。

  正因为如此,当王维斌说到这个问题,无论是杜卫国还是温林都有些抓瞎,但又一时无法反驳。

  m.lqzw.org

  只不过这种长期的材料闲置处理有效但却并不适用所有的产品,毕竟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时间成本太大,很多急需应用的产品根本就等不起。

  于是便有了热处理、喷丸等一系列其他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

  而109鱼雷的外壳最厚也不少毫米,最薄的地方仅有一张A4纸的厚度而已,因此刚刚出炉的几个109鱼雷的壳体部件儿上面都坑坑洼洼的很不平整,需要后续的加工处理。

  热处理自然是不可能的,WT62热处理工艺已经是目前漓东厂,乃至于西南兵工局所掌握的最高端的热处理工艺,出来的效果都是这样,就别说其他热处理工艺了。

  没办法,谁让王维斌的问题一针见血呢。

  漓东厂利用WT62热处理工艺的确做到了解决新型铝合金材料的海水抗腐蚀问题,但水淬过程中的弊端,厚度较薄的部件儿的凹凸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