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十六、硬夺珍宝_阴阳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沐莹等扶了杨逢春,押了珍宝,迤逦而行。到渤海帮泰山分舵向渤海帮致了谢,带了李文谦上路。他们仍化整为零,分散而行。大体上人分四拨,由沐莹、少华带了一百多人在前,慕容季英、怀方带子一百多人为第二队,田怡、欧阳静押着珍宝,带着李文谦和杨逢春居中,这队人日月神教徒最多,约五百人,由江水清和东方云英带着二百多人殿后。

  因为死了碧莲,沐莹心情始终怏怏不乐。少华很悲痛,但为了改变气氛,故意找一些话题与沐莹攀谈。

  “莹哥,”他们走到济南附近少华道:“你的文才也这么好,经过十年寒窗苦吗?”

  沐莹道:“我家几代隐居故里,痛恶为官作吏,我为文只是为了方便学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因此我只跟武伯父读书、学武,并未经寒窗苦读。我的一点点文才,都是武伯父熏出来的。”

  少华道:“恕妹直言,其实隐居之人,也有偏见。”少华只是为了找话题,引沐莹多说话,以冲淡沐莹对碧莲的相思之苦,不论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

  少华的话,果然有效,沐莹对她的话,很感兴趣。问道:“华妹此话怎讲?”

  少华道:“这道理很明显,官吏中不也有很多直言敢谏政绩卓著的官员吗?有‘谏臣极则’的比干,也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刚直不阿的包拯,也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有的以身殉国,有的‘谏草留御床,直声在天地’是批鳞敢谏的诤臣,……做这样的官,不同样可以史笔留芳、名垂万世吗?”

  沐莹道:“当然,不过历史上有几个皇帝信任诤臣、良将、清官呢?比干、岳飞、檀道济不都惨死在皇帝的刀下吗?屈原、李纲……不都被逐被贬吗?回顾历史,怎不让人寒心却步,我家几代不出世做官,武伯父不赴登龙之试,就是为此。其实人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常言‘争名于朝,争利于世’,当官想名利双收,也就沦为市井之徒。庄子说‘人到无求品自高’,那些无求的隐士有什么偏见呢?”

  少华对沐莹的话,非常佩服。对沐莹点头道:“莹哥说得对。少华方才发谬论,还是因为懂历史不多,听了莹哥的高论,真该‘悔教夫婿觅封候’了。”少华“悔教夫媚觅封候”这句话,是趴在沐莹耳根说的。沐莹听了一笑,但笑过之后,立刻脸现惨然,喃喃道:“‘悔教夫媚觅封候’这话碧莲也说过的。如今耳边话在,她却不在人世了,好不令人伤感。”说着拿出一颗红豆,叹息着道:“这相思豆,是莲妹给我的,如今人去物留……”说着唏嘘流泪。

  少华成心要引沐莹忘掉碧莲的死,想不到这话题又落到碧莲身上,反倒引起了沐莹的伤感,她赶忙另换话题道:“莹哥,等你的大仇报了,救出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