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4章_上官浩云萧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一听惠瑞尔集团要投资十个亿,全都神情一呆,心道,不会吹牛吧?

  上官浩云接着道:“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关于新工业园的事,我还没有接手,等到我接手了在和大家说说,好了,今天就说这些了,说的不好,请大家谅解。”

  底下的人开始鼓起掌来。谁也没想到,上官浩云的讲话是这样的别具一格,让人听了很是向上奋进。

  会议结束后,上官浩云开车直奔阳泉大酒店,去接陈雨馨、韩月瑶参观运河古城。

  后面的招商局长贾正村和旅游局长陈嘉禾他们都跟来了,陈雨馨来投资,都属于两人的职责范围。

  上官浩云就是夜里和萧眉去过一次运河古城,白天没去过。旅游局长贾正村正好可以当导游了。上官浩云把两位小姐接下楼,整个车队,直奔运河古城。

  贾正村带的线路和上次不一样,这次走的是正门,刚一到古运河城,一座十几米高的古代青砖城门楼,拔地而起,气势磅礴,股股古老的沧桑带着凝重扑面而来。

  高大的城门楼上,古砖锈迹斑斑,带着古老岁月的痕迹,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天下第一古城!

  六个古迹斑斑的大字,镶嵌在城门楼上。

  大字旁边,有侵略者东洋鬼子留下的弹痕累累。

  上官浩云仿佛听到了前辈先烈的怒吼声从青砖里传来,荡人心魄,让人奋进。

  历史上的运河古城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隋唐,繁盛于明清,据《运河县志》记载:“古运河城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一位皇帝称天下第一古城’”,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因黄河多次淤塞,南北交通中断。于是,不得不耗费国力“开泇行运”,从巨山湖东南段出口,取道泇河水,经巨山湖,向南直通邳州。泇运河这段,不仅水道畅通,避“黄河夺运”之害,又能缩短路程七十里。

  于是,这段运河成为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山南段的主要通道(今天也是如此)。由此,使得运河上的重镇运河古城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

  至清代咸丰九年,古运河城,逐渐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市人口最多时高达6万多人。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过运河漕运,向Z国东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煤炭,古运河成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

  城区内现仍保留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被中外专家誉为“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古运河城至今基本保留明清时期古城脉、古河道、古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