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89章 】 断然措施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克列斯廷斯基说了一通之后,托洛茨基适时接过了话题,对季诺维也夫说道:“依我看,共产国际可以对中国革命进行一次深入讨论,帮助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应当形成自己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中国哪怕建立了革命政党,依然十分弱小,在短期内也许只能走议会斗争的道路,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氵朝是一定会来到的。”

  在这个已被穿越者扰乱的时空里,共产国际依然还是组建了起来,作为指导各国革命事业的最高指挥部,共产国际拥有响当当的名声,而季诺维也夫正是共产国际第一任执行主席。但他本能地觉察到,托洛茨基和克列斯廷斯基方才的一唱一和中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在众人目光聚集下,即便屋子里气温适宜,他仍然觉得自己后背上在冒冷汗——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

  “托洛茨基同志……”他刚想开口解释一下,对方已摇着手打断了发言,“针对中国的革命举措不是一下子就能说得清楚的,今天会议也不适合对此进行讨论,希望会后共产国际执委会能够拿出一份完善的计划,在下次政治局会议或者中央全会上予以讨论。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把白卫军分子尽快清剿干净……”

  散会之后,斯大林立即奔赴黑海向列宁报告去了,而季诺维也夫则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托洛茨基在会议上的表态和决定绝不是无的放矢,他是有准备来的,将中国革命的任务交给季诺维也夫和共产国际的用意当然是十分明白的,如果共产国际措施不得力,中国革命搞不起来,他就可以追究季诺维也夫的责任和错误,如果中国革命如愿以偿地发动了起来。那本身就证明托洛茨基“不断革命”的策略与方针是正确的。更要命的是,还不能推托这个任务,因为共产国际本身就肩负“指导”世界革命的任务,除非他季诺维也夫不想干了。

  在列宁病重之后,托洛茨基所在的犹太帮经过商议,觉得需要借助各种机会“统一思想、巩固阵地”。单纯论党内外的威望,列宁比托洛茨基还是要强一些。另外,无论在中央委员会还是政治局中,列宁派的成员依然略微胜过托洛茨基派,但布尔什维克从来就不是靠选举或者人员多数来决定行动路线的——决定路线的只有策略和结果。

  当初发动革命的时候,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坚决反对的,列宁的主张在党内也并不占据上风。但革命成功了,事实证明了列宁的正确,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能灰溜溜的靠边站。更极端的例子是,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时全党都是一致反对的,唯独列宁极力要求这么做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