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1章】 最长的一仗(19)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91章】最长的一仗(19)

  ps:此章为补上周更新的欠债,本周的更新陆续会有。

  鄂木斯克的窘境不是一天两天就实现的,但在头两天就让人看出了端倪。布琼尼不是没有派人出城袭扰,但无一例外都成了冤死鬼。撤退回来的部队本来就毫无斗志,被围困后面对缺医少药、缺食少穿的困境更是情绪低落。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等死,更要命的是,一切都看不到好转的迹象。虽然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工作很厉害,但再厉害的思想工作,也替代不了物资的供应。

  鄂木斯克城里剩余的每一种资源都得到了应用,各军官的坐骑、骑兵部队仅剩的马匹、乃至于包括城里的老鼠都被拿来当了粮食。可再怎么腾挪,也变不出近5万军队,还有数万名居民与政工干部需要的口粮来。托洛茨基知道鄂木斯克的困难,不止一次地运送补给物资过来,但火车毫无例外地全部被中国人的飞机所摧毁了。国防军用特制的烧夷弹,使得钢铁都能在高温面前融化,更别提本来就属于易燃品的食品。

  至于武装押送,更是彻头彻尾的屁话,国防军将鄂木斯克围得水泄不通,早已经提防着守军的一举一动,凡是敢出城的,一律格杀勿论。除了空气和鸟类,还没有人能够从鄂木斯克逃脱。倒是一个月下来陆陆续续有人向国防军投降的,城里的虚实则更加为人所知。

  在这样纷乱的当口,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们自然是坐卧不安了,一方面中国人向中亚推进的情报已经如雪片般的传来,另一方面则是鄂木斯克的困境亟待救援——可是天知道怎么会面临这么多困难。党中央最多只能派遣15万的军队,而且还不全是有经验的老兵,物资供应成了红军最难以忍受的死穴。

  要长期作战,就要多带弹药,要接济鄂木斯克,就要多带补给。鄂木斯克现在完全成了一个鸡肋,抛弃不甘心,救援又力不从心。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也想不出好办法,虽然他已经一再下令让布琼尼坚守,也一再许诺会有援兵到达,可从一个月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根本就是不能达到的目标。

  或许,可以考虑与中国人谈判来解决这一尴尬立场?这场危机连病榻上的列宁都被惊动了,在他神智清醒的当口,他通过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向全党传出意见,为了缓解现在的危机,可以考虑与中国人谈判。《布列斯特条约》都签了,与中国人妥协一次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列宁自己也亲口说过要将沙皇俄国从中国割让走的土地还给中国——虽然这是一个明显的权宜之计,但目前看来并不是没有台阶可下。

  鉴于列宁对全党的重要性,他的提议自然不能不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托洛茨基依然阴沉着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