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国策建设(1)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241章国策建设(1)

  所谓国策建设受到干扰的问题,周学熙是有切身体会的,这个意见,孙中山作为全国铁路督办已经发过几次牢骚,但是,没有在秦时竹面前讲,不是因为不敢,而是他能够理解秦时竹和陆尚荣等人的做法。

  一直以来,国防军都在铁路建设大军中募集兵员,一般说来,只要接受过3个月以上的铁路建设,基本上都拥有符合当兵的标准。包括纪律性、吃苦耐劳性等等,与修建铁路相比,国防军的出身和收入毕竟要好上不少,除了每月的薪水比筑路大军多以外,更重要的还有提拔的机会和出人头地的契机。

  国防军经常用筑路出身的军官来现身说法,主要就是最早那批参军的工人,因为表现勇敢,再加上恰逢战争,一年有余,已经从大头兵一个变成了排长,一身笔挺的军装,配上锃亮的皮靴,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再加上国防军的节节胜利,早就惹得这些棒小伙子心里痒痒。铁路建设的几个月里,早就开了眼界,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哪里会不去?只怕自己报不上名,只怕自己身体不够格,只怕别人不挑自己。

  国防军获得了稳定的兵员,对总统的征兵主意是非常欢迎。但是,事情总有两面性,征兵是有保障了,筑路大军就面临着不够稳定的问题。棒小伙子没过几个月就被挑走,剩下就只能是身体不合格或者有其他问题的,再者,落选者本人也要唉声叹气好几天。

  再到后来,连新进入筑路大军的小伙子也变得有些浮躁,天天盼着征兵队伍前来点验。虽然说,征兵的时候还有听取铁路建设方对于兵员工作期间表现的一面,但是,鉴于很多时候建设和国防是冲突的,这种陈述并不可靠。那些修路一般的刺头,被建设方说成是优良兵员,而真正踏踏实实修路的勤劳者,则被说成是刺头。虽然,一时的评价因为环境的限制而未必准确,但是毕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军队其实比修路还要艰苦得多,训练也要麻烦得多,很多问题暴露后,部队便会向兵站反映,再加上兵站本身听到的各类意见,也会有所改观。

  因此,听到这个事情,秦时竹不能先下结论,得好好讨论。

  铁路建设当然也是极其重要的,按照逐鹿计划的要求,在逐鹿行动开始前,铁路要通到新疆——而现在还在兰州不到的地方,距离哈密都还很远,何况迪化?没有铁路,向中亚方面的进军就只能是抓瞎。机械化部队到现在远远还不成熟,何峰哪里舍得让这些宝贝蛋到戈壁滩上冒险?骑兵部队国防军组建的不多,从应付战争的角度来说,在偏远地区,后勤甚至比战斗力还重要。左宗棠平疆,面对的只是地方武装,逐鹿行动可是要与毛子这样的正规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