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章 东线战事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50章东线战事

  俄国巨人象具有魔力似的迷惑着欧洲,尽管1904的日俄战争大大损伤了俄国的元气,但也迫使他将注意力集中到欧洲。无论如何,300万士兵构筑的俄国“压路机”足以让法国和英国感到心宽胆壮,让德国寝食难安。

  在人们的脑海中,俄*队是个庞然大物,开始时不免臃肿迟钝,但一旦充分动员起来投入行动,它一浪接一浪永无穷尽的人海波涛,不论伤亡多大,都会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滚滚向前。自从对日作战以来,军队里便开始进行整顿,肃清其颟顸无能、营私舞弊的现象,并且取得成效。

  在法国人看来,第十七号计划能否胜利,向莱茵河进军能否所向披靡,将是他们民族存亡所系的大事,也是欧洲史上的关键时刻之一。为了保证他们能突破德军中路,他们的既定目标是要俄国人牵制住一部分同他们对垒的德军。问题在于要使俄国人在德、法两国各自在西线发动攻势的同时,在德军后方发动攻势,也就是说,尽可能在接近动员第十五天行动。

  法国人虽然这样要求,但在骨子里是不相信的,一贯强调以数据说话的德国人同样不相信,但是,俄国人做到了。俄国总参谋部未雨绸缪,制订了两份作战计划,待最后视德国如何行动而择定使用。如果德国以主力攻打法国,俄国就要用主力攻打奥地利。在这情况下,用四个集团军投入奥地利战场,用两个集团军投入德国战场。

  对德作战计划规定了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向东普鲁士发动钳形攻势,第一集团军向北路进军,第二集团军向南路进军。从南面绕过马祖里湖泊地带的天然障碍。第一集团军的集结地区有一条直达的铁路线可通,可以首先出发,它将比第二集团军即华沙军先两天向德军前进,“其任务为尽可能把最大量的德军兵力吸引过来”。与此同时,第二集团军将从南面绕过湖泊地带的障碍,插入德军背后,切断其向维斯瓦河地退路。钳形运动的成功取决于时间配合的准确,不使德军与任何一翼单独交锋。务必使敌军“不论何时何地。一经遭遇,就要受到有力的、坚决的打击”。一俟德军被围歼之后,第二步就是向距离维斯瓦河一百五十英里的柏林进军。

  德国并不打算把东普鲁士拱手让人。在这片国土上,农庄富庶,牧场广阔,霍尔施泰因种的牛群随处放牧,猪群和鸡群在石头围墙的场院里东奔西突,著名地特拉克嫩种马为德国陆军繁育着源源不断的战马。那儿的大庄园都归容克贵族所有。再朝东去,接近俄国,那儿便是霍亨索伦皇室的禁苑,方圆九万英亩。德皇每年都来行猎,他下身穿一条长到膝盖的灯笼裤。头戴一顶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