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9章 货币本位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39章货币本位

  “方才诸位见之银元,经财政部造币厂试造,可将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之内,已符合国际通行惯例,较前清铸造水平大为提高,绝无参差不齐之弊,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杜绝私人胡乱仿照、扰乱金融之恶行。”

  “有这等技术力量的,全国究竟有几处?若开足马力生产,日产新银元多少枚?”

  “除天津造币厂外,江南造币厂应该可以达到,湖北造币厂经过技术改造,也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日产,单是天津一地,日产量就可达30万枚以上。”

  秦时竹沉吟片刻:“不用改造了,今后铸币权一律收归中央,任何地方或个人不得私铸,违令者依法处置。否则口子一开,各地又纷纷仿铸,水平、成色必然大有参差。”

  张謇插话道:“方才梁总长说成色九成,但目前流通银元成色一般都在八成九,既然要收回重铸,为方便起见,新铸银元似乎应该根据此等调配……”

  “总理言之有理,从九成改为八成九,变动只有1%,可谓极细小,断无困难。”

  张謇见自己的提议实现后,便将话题转移到下一议题:“前两日总理办公会另一议决不下的议题乃是本位问题。具体请梁总长具体解释一二。”

  “我中国货币原无本位之说,只是近20多年来,各大列强均陆续采用金单本位制,我国则是主要用银的国家,世界银价持续跌落,我国损失不小。马关条约中的对日赔款、八国联军的庚子赔款皆需折合金币交付,每次支付赔款时所支付的银两一直随银价的下跌而增多,而发生所谓‘镑亏’。并由此而使本位问题的争论一时热烈。光绪三十年美国国际汇兑调查委员精琦(jclemish)建议我国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虽被拒绝,但影响一直存在。民国后,财政部特设币制委员会讨论币制就主张采用金汇兑本位制。前两日会上也是争论不休,外交陆总长主张金本位,总理和工商周总长主张银本位,民政岑总长主张银铜复本位,鄙人则主张先银本位。嗣后条件成熟向金本位过渡。”

  “诸位既然都有了意见,那先听听理由,由陆总长先开始吧。”

  “总统、总理、诸位,鄙人一直是主张金本位地。方才如梁总长所言,因为各大列强都已采用金本位,我们吃亏不小,赔款、外债本已是天文数字般的重负,再加上镑亏。简直苦不堪言。原本精琦所言金汇兑本位在现实上不无可操作之处,亦能够避免镑亏之弊,但这种乃是殖民地和附属国所实行的制度,他们有宗主国可以依附,我国显然不适宜实行此种制度。故鄙人主金本位。”

  岑春煊随后发言:“鄙人主银铜复合本位(不是说用铜做货币就是铜本位,而是强调用铜来衡量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