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3章 北疆考察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93章北疆考察

  夏海燕又想到了明治时代的思想先驱福泽渝吉,这位先生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直率地表示,“稍识事理的人,对事理懂得越透彻,越能洞悉本国的情况……也就越觉得自己国家远不如西洋,而感到忧虑不安,于是有的就想效仿西洋,有的就想发奋图强以与西洋并驾齐驱。”正是中日两国这种思想上的重大差别,才导致了几乎共同起步的相邻两个因家,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只有这样的意识差别,才能解释为什么财力、物力、人力都优越于日本的中国却远远落后于日本。

  日本不失时机地迅速而有成效地从西方吸取了对自己未来发展有价值的各种先进东西。从工业、铁路到银行制度,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以西方模式改组的陆海军到效仿欧美而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无不有着西方文化的影子或印记。经过若干年的奋发努力,这个在地理上离欧洲比中国更远、承受西方文明的挑战刺激比中国为时更晚的东方国家,这个历来被中国士大夫视为微不足道的“蕞尔小国”迅速地发展起来。而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却被自己曾经的辉煌照花了眼,被自己背负的自尊自大的包袱所压倒。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这个自认为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帝国,受尽了曾经被她极度排斥、鄙视和轻蔑的异邦各国的凌辱,甚至也包括那个“蕞尔小国”在内……

  轮船没有理会夏海燕的思绪,依旧在大海上奔放。夏海燕倚着船栏杆,迎着带有咸味的空气,长久地伫立着。人生,不正像一条船航行在这茫茫的海上吗?国家,不也像一条船在大海上迎着风浪颠簸前进吗?有的船乘风破浪。有的船触礁沉没,而有地船却要一面整修破损的机器,一面在大海上摸索着前行。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12年了,七个人改变了很多,未来还有更大的改变空间,这十多年来,夏海燕由衷地感觉到压力,更感觉到一种期盼。

  太阳光的照射慢慢的强烈起来。金光驱散了层雾,白色的浪花喧闹着撞击船舷,飞翔的海鸥在船尾呜叫着掠食。乘客们大都在夜航中睡去未醒,甲板上显得空荡荡的,单调地轮机声和偶尔的海鸥鸣叫使早晨的大海显得更加辽阔、寂静.

  “周夫人,这么早就起来了?”不知什么时候,唐绍仪站到了身后,亲切地询问道。

  “唐先生。马上就要到日本了,我有些睡不着就起来走走。”夏海燕仿佛自我解嘲般地说,“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出国,着实有些兴奋……”

  唐绍仪笑了笑,没有接夏海燕的话茬。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那时我去美国,还是一个少年,天天在甲板上发呆……”

  “是嘛?少小离家,滋味一定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