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2章】 初遇枭雄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接受招安的团练无疑兑现了秦时竹原本宣扬的“谋个好出身”的承诺,手下士气进一步高涨,秦时竹也借机灌输“跟着秦总巡绝不会吃亏”的思想,因为他明白在眼下还只能用“知遇之恩”而不能用“主义”来拉拢人。

  在军饷上,右路巡防营的军饷差不多是普通绿营的两倍,而且从不克扣拖欠,对朴实的农民来说这是最大的恩情;在管理上,他要求各级军官在训练中严格要求,但在生活上要对对属下嘘寒问暖、关心家庭,这番温情攻势更让不少人感激涕零;在作风上,秦时竹等人一贯坚持赏罚分明、量才录用的原则,更让众人对他死心塌地。在秦时竹眼里,军权在握、军心可用是最重要之事,“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法则凌驾于其他一切因素之上。

  秦时竹认为,大清朝之所以在军事上衰弱不堪,就是因为绿营和八旗腐朽孱弱,好不容易在“同光中兴”大展身手的湘、淮军也很快堕落,甲午一战,全国居然无可战之兵,新成立的海军更是全军覆没,这才促使朝廷痛下决心编练新军,于是才有了小站系的出现,才形成了日后的北洋系。

  可新军从编练的第一天起,其权力就牢牢掌握在袁世凯手中,官兵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大清朝,战斗力虽强但只能为他一人所用。秦时竹自然也要同理对待,可用什么维系部属忠心呢?用马列主义肯定不行,士兵们没有这个觉悟;用民族、革命大义相号召也不现实,估计没等自己壮大就被官府一锅端了;想来想去,只有对他个人的忠心最为可靠,再加上秦时竹推行文化补习中大力宣扬的爱民、爱国思想,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威望。

  想到补习,他就要笑,目前没有哪支部队象他这样学文化的,这是他的法宝之一;他的另一个法宝就是虚报人数,别人虚报是为了吃军饷,营里的人数拼命往下压,他是拼命往里加人。每个营的满员定额是500,但他在达到600之后还“缺额”叫得震天响,反正军饷全靠自筹,新式产业为之提供了丰厚的财源。新人被巡警营收下后通常首先送回太平镇由马瑞风训练,平时看守产业,等时机成熟后方可正式入编。

  “报告,有两人来投奔,请问如何处理?”

  “海强,你看着办就是了,要是身体合格、家室清白就可收下,不用事事请示。”

  “这两个人不比别人,说原先是张作霖部下,现在来投奔咱们,干系重大,我不敢擅自作主,免得以后又吃军棍。”

  望着嬉皮笑脸的夏海强,秦时竹笑道:“海强呀海强,军棍的事当作一次教训就行啦,用不着天天挂在嘴上。让他们进来,我好好问问。”

  进来二人“扑通”一下便跪地不起了,口里急切地说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