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四章朱由校的真正目的_穿越明朝成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在晋的奏疏中写到。

  “盐乃一国之根本,犹如粮食,一日不可或缺,自古以来便由朝廷牢牢把控,历朝历代虽多有变革,但却从未有假商人之手而代之。

  现如今我朝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实乃千年来未有之大变,无前人之经验可借鉴,当慎之又慎。

  如今新政所变乃由数百商人代为管理生产,一时虽可为朝廷获得巨额财银,但犹要防患于商人之间不利竞争,从而形成一家独大进而垄断整个盐业的事情。

  到时,便是大祸临头,不可不察。

  臣翻遍历代盐业之运转,偶有心得。望陛下不可将全部盐场用来租聘拍卖,以此来调控我大明境内盐业市场,从而让朝廷对盐业行有效管控”

  读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校心中已经欣喜万分了,因为王在晋的这一观点和自己不谋而合。

  朱由校从开始有改革盐政这一想法的时候,便早已决定要在朝廷手里留一部分盐场,由朝廷直接管控,而这一部分盐场至少要占全国范围内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不仅如此。朝廷各部官员以及勋贵们手里所占有的盐场要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样朝廷直控的盐场加上官员和勋贵们手里控制的盐场则可占全国盐场的一半之多。从而对整个大明的盐业进行绝对把控。

  就如前世里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份一般,手握半数之多的股份,才能对公司进行有效把控。

  朱由校此次改革盐政也是在学习前世里那些上市公司模式,而此次将盐场拍卖租聘,不过是上市融资而已。

  快速的搞到钱,才是朱由校这次盐政改革的主要目的。

  不然的话,以为朱由校真有那么好心,会优先供各部官员以及勋贵来挑选租聘盐场?

  关键时刻,他们这些人手里的盐场是要被朝廷临时征用,用来调控和对抗民间盐商的。

  其中尤其是勋贵,那可是皇帝的基本盘,他们的利益几乎和皇帝绑在了一起,所以他们别无选择。

  怀着欣喜的心情,朱由校又接着往下翻看着。

  后边王在晋所写的内容则是如何运用手里直控着的盐场来调控盐业了。

  比如商人们若是囤积期货,以哄抬价格时,则向市场大量投放盐;若是盐的价格实在太低,商人们无利可图时,则会影响三年后再次租聘拍卖盐场价格,进而影响朝廷财政收入时,则可囤积盐,使得盐价保持在一个合适的价格。

  看完王在晋所上奏疏的全部内容后,朱由校微微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朱由校的这一连串的动作,却将一直暗暗观察着他的各部大臣们搞蒙了。

  他们实在搞不懂陛下这是什么意思,究竟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

  朱由校没有理会在座一众大臣们疑惑的目光,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其实王在晋后边那一套管控盐政的方法不能说有错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