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 国势_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夏的深夜里,夜凉如水,半轮皎月高悬空中,月下,残烛的灯火柔弱不堪地在风中摇曳。

  徐府,徐宗文正在租赁的宅院里与郗俭,郭裳二人秉烛夜谈。

  徐宗文将孙泰被杀,孙恩率领天师道在吴郡造反以及已经即将出征平乱的诸多消息向二人一一道明。

  “既然吴郡之行在所难免,将军不妨去一趟。说的夸张些,孙恩手下就算是上万人不过是一些流民草寇和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愚民百姓,战力再强能与燕军、秦军那样的虎狼之师相比吗?”郭裳极力支持徐宗文南下吴郡平乱。

  若是徐宗文顺利剿灭天师道的反叛,擒杀孙恩,徐宗文在朝野的声望无疑又会增长不少!

  郗俭满脸平静,他眼中闪过一道厉芒:“此乃天赐良机!将军若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一定能够在朝中崭露头角,借此吸引到更多的支持!”

  徐宗文驱除胡虏,平定中原,光复两都的志向郗俭心知肚明,正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裴卿、郗俭、郭裳才先后加入徐宗文的幕僚团,只有得到更多的盟友,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大提高!

  徐宗文何尝不知?

  正是因为如此,徐宗文才主动请缨南下平叛,为的就是夺取军功,更进一步,只有地位高了,手中才有更多的权力,不至于被人掣肘!

  当年大司马桓温北伐就是受了殷浩等人的扯后腿,不得不仓皇撤军,导致赵国(后赵)灭亡时,北方大片旧土被鲜卑人收入囊中,晋朝没能分一杯羹。

  桓温能灭亡李氏汉国(成汉),又能兵临黄河,收复洛阳、长安两都,足见其有一定的军事实力!

  然而,桓温终究因为朝局政治,不得已以收复疆土,获得军功进一步作为其在政治上攫取权力的基石,将自己最初的抱负忘得一干二净,最终将自己的眼界局限于晋朝江南的一隅之地,深深沉浸在权力的泥沼里不可自拔!

  “将军,建康城虽说是龙潭虎穴,可是机不可失!会稽王庸碌无能,整日贪杯度日,天子将大权交给了他,他却转手下放给了王国宝兄弟,如此昏聩竟也能执掌中枢?自古以来,德不配位者必死无葬身之地,会稽王不能长久……”

  “将军如能留在建康,拥护太子,扶持正统,则天子万年之后,将军就是当世伊尹。届时,莫说是辅弼幼主,哪怕是行僭越之事,又有谁能与将军为敌呢?”

  郭裳忽如其来的一番话让徐宗文茅塞顿开。

  是啊!

  原本,南朝第一帝刘裕,也就是现在征北将军府司马刘寄奴不就是平定孙恩之乱,一步步从士族的博弈中脱颖而出,最终立足建康,北伐灭国,积攒军功,封妻荫子,乃至于受九锡之礼,封国十郡,终而能取而代之!

  徐宗文想入非非,一旁的郗俭听的心中忐忑,早已经大汗淋漓!

  郭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