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姜还是老的辣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姜还是老的辣

  相较于陈循冠冕堂皇的理由,陈镒的话,才是殿内大多数大臣的想法。

  反正是虏贼的部族,又不是大明的子民。

  他们是死是活,老大人们并不关心。

  要不然,大明也不会默许边将以劫掠的手段反击这帮人这么多年。

  真正的问题是。

  又没有必要这么做!

  诚然,这么做的确是痛快了,而且也能提振士气。

  但是相对而言,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各隘口一旦合并,那么原本的防御网络势必出现缺口。

  而且此举还可能会激怒也先,让他加速对大明的进攻。

  要知道,当前的局面下,每多一天的准备时间,胜利的天平就能向大明倾斜一分。

  所以在老大人们的眼中,实在没有冒这个险的必要。

  陈镒所提的疑问,都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和陈循所说的空口仁义道德不同。

  所以老侯爷收起了不满的神色,沉吟了片刻,正色道。

  “话虽如此,但是本侯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兵力方面,游骑劫掠并不需要消耗多少人马,何况骑兵求的就是一个快字,人少而精,行动需快,打完即走,能够快速回防,并不会对兵力有大的影响。”

  “何况,瓦剌和大明不同,他们都是部族为兵,也先聚集大军攻我大明,各部族必然空虚,正是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听了这话,在场的群臣都纷纷拧起了眉头,显然在衡量此事的利弊。

  这一点,的确是他们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以往的时候,大明往往是受劫掠的一方,如果不是被人打过来然后去报复,基本上很少主动去招惹那些部族。

  这并不是讲究什么道义,而是这些游牧的部族,基本上都不是好欺负的。

  他们基本上全民皆兵,但凡是成年的青壮,都善骑射。

  除非是大明守将手下的正规军,不然的话,普通的大明百姓民壮,在他们的地盘上,鲜少能够在他们手里占到便宜。

  基本上所谓的报复,也就是趁夜放火,然后跑掉而已。

  所以陈懋一提不仅要劫掠,还要灭其部族,有不少大臣的确在担心兵力问题。

  但是经陈懋这么一说,他们才反应过来。

  对啊!

  瓦剌和大明不同,大明有常备的正规军,屯田军,备操军等等一系列的军户,专门用于操练打仗。

  但是瓦剌不一样啊,瓦剌和鞑靼,实际上是分化成无数个小的部族势力。

  除了汗庭当中,维持有少量(相对于大明)的常备军之外,如果是大战,势必要从各个部族征召青壮。

  如此一来,这些部族必定空虚不堪,岂能抵挡得住装备齐全的明军?

  老大人们越想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往常的时候,是因为那些部族都离得远。

  但是他们这些年仗着大明宽宥大度,竟敢迁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不好好干他一票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