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间的经济纠纷。

  再与恭亲王奕进行一番讨论之后,恭亲王倒是接受了赫德提出来的一个建议,这次提高的税率提的太高,有可能会引发美利坚国的强烈反响,建议逐步提高关于美国洋绸的关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步到位!

  北京城就是一个大筛子。这个消息不出两个时辰,果然就已经传到了美国公使马芬那里,对于清政府竟然如此公开、大方的违反了之前的《中美天津条约》,这位公使也是有些意外。他立刻赶到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拜见奕,提出了抗议。

  不过这毫无用处的外交抗议,很快就成了经常少爷、茶客们的谈资,马芬公使自然立刻拍发电报,把这突入起来的消息送往国内,要知道。现在正是生丝收购的旺季,美国商船正在源源不断从国内赶来,准备卖出洋绸,收购生丝,很显然,这个意外的时间,让他这个美国公使十分的不爽。

  比起马芬来说,赶到上海口岸准备收购生丝美国商人杰佛逊却显得更为不爽,往年的现在,正是生丝收购的旺季,以往到达上海的话,很快就能从各家洋行以合适的价格采购到各种品质的生丝,几乎几天就能完成采购起运洛杉矶。

  但是,这次到达上海港之后,之前联系好的中间商马丁匆匆赶来告诉他,上海口岸的生丝早一个月就收购一空了,现在还有少量生丝从周边各地过来,但是根本不足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价格更是一日一价,现在的价格已经比往年涨上了5成。

  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让他十分郁闷,等货的时候,亲自跑了几家洋行一问,果然是如此,只得在船上安心等待马丁备齐货物,好在运来的一船丝绸品、工业品销路不错,中间商马丁以非常合适的价格全部吃下了他运来的“洋绸”,这些进价便宜的丝绸,运到中国内地后,就能以获得两倍的利润。

  这些所谓的“洋绸”,蚕丝含量不足一半,自然成本低廉,而且更为离谱的事情是,这些丝绸进入大清国内的流通后,只要是洋商经营,则一路上的不在缴纳各省厘金,而国内生产的高品质丝绸用,经过层层关卡收取厘金后,这商贾根本无利可图,更加无法与“洋绸”竞争。

  不过现在这生丝却完全没有门路收购,这让他郁闷异常,这一个月,伦敦交易所生丝交易价已经涨了两成多,看趋势还要继续涨,O……MyGOD,这些该死的中国商人难道有钱也不要赚嘛!!!

  这时候他洋行里一个小买办却给他引荐了一个人,据说此人在上海滩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或许能帮他解决这购买生丝的途径,听到这个消息,马丁立刻跳了起来,跟着这买办去跑他的门路了,有路走可比坐着干等强太多了。

  方浜中路上,是上海滩有名的洋行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