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两个层次的碰撞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挥官来说,都不是个好主意,当然501舰上的这群久经考验的人马除外。

  原本排成两翼夹击阵型的日本舰队,立刻收到了旗舰的旗语命令,队形迅速摆成了首尾相顾的长蛇阵型,这可是日本海军操练已久的战术,这也是英国教官再三强调的日本舰队取得胜利的要素之一。

  因为日本舰队中。即便是最后下水的“扶桑”号铁甲舰,采用的也是秦铠绝对不可能采用的中央四角炮房的布局,这可谓是英国造船厂这一时期非常热衷的炮房设计,傲慢的约翰牛总是对于自己的设计非常执着。他们宁愿在四方形炮房多切几个角出来,也不屑去改进美国人南北战争时期就出现的炮塔构造,他的前炮塔设计直到“英弗莱息白”上才得以贯彻。

  而这艘6年前设计、3年前完工下水的扶桑号上,英国人使用了他们非常熟悉的中央四角炮房布局,也就是在中央围一个四方形的铁甲堡,然后在四方形的角上切掉一块。装上一门火炮,内设240mm25倍口径的阿姆斯特朗重炮4门,4门炮与首尾基线呈65度角布置,每门炮的射界为基准位置的左右各35度。

  所以……日本人非常骄傲的“扶桑”号铁甲舰,舰首尾方向30度内为其火炮的射击死角,而舰首70度范围内,扶桑号铁甲舰的中央炮房也只有以一门火炮对敌!以秦铠的战舰评估体系算起来,排水量3800吨的扶桑号的战力也就略高于被俘的法国阿塔朗特侧舷跑铁甲舰而已。

  而“比睿”、“金刚”装甲巡洋舰上虽然装备了170mm/26倍径的的阿姆斯特朗重炮,但是侧舷炮的射击,让这两艘只比扶桑号早几个月下水的快速巡洋舰直接淘汰为落伍产品。

  唯一刚刚加入日本舰队的“筑紫”号快速巡洋舰,是日本舰队唯一采用前后炮塔式设计的新战舰,两门254mm26倍径的阿姆斯特朗后装大炮以及120mm的副炮倒是射界范围很大,这艘战舰其实几乎就是北洋超勇、扬威的姊妹舰。

  有此可见,所以只有以一侧对敌的情况下,日本舰队的火力可以发挥到最大!但是很显然,对日本舰队情况了如指掌的南洋水师指挥官吕翰是不会给予新井任何发挥的机会。

  旗舰立刻升起了新的旗语信号,鱼贯而出的舰队立刻一分为二,第一小队是做为压制力量存在的,联合舰队里船速较慢的都被归入其中,当然501舰是个例外,他可是南洋水师的定海神针。

  小队包括501铁甲舰、“华山”铁甲舰(俘获法国人阿塔朗特铁甲舰改装)、镇南、镇北蚊子船、超武、登瀛洲铁胁巡洋舰一共六艘战舰,作为侧翼的重炮压制部队,这里一共云集了9门254mm口径的重炮,除了镇南、镇北装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