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审正南的想法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郡豪强变成温顺的小绵羊,审配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的家族虽然是现在渤海郡当之无愧的顶级豪门,但审配头脑清醒,根本不让家族走上之前的老路,而是在维持族人优渥生活的同时,将多余的钱财泼洒出去,大力促进本郡的展。

  放眼渤海,除了官府牵头的项目之外,其他的学馆义舍,有一半都是审家资助的,并且审配还极力推动家族的年轻人走出去,去到幽州观摩学习,再回到渤海郡这个新家园教书育人。

  “不瞒使君说,我如此规划家族道路,也是存有私心。”面对刘备的赞赏,审配倒是落落大方地笑了笑,随即便解释起来。

  在审配看来,刘备集团依仗得天独厚的钢铁和粮食产量,以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土地和人口资源,战争实力和战争潜力远远越所有对手,扫平宇内,让天下重回正轨只是时间问题。

  从这个前提出,刘备在幽州与河北大地进行的所谓“改革”也势必要推行到整个大汉王朝,到那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就会席卷天下,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使君只要选对接班人,保持数十年的稳定,以坞堡和丁壮作为武力后盾,以庄园生产作为其他后盾的世家豪强就会荡然无存,越早做出改变,重新构建关系,就越能在这场变革中占得先机。”审配说道。

  “继续,说说我还有什么想法。”刘备既是欣赏又是好奇地望着审配,希望从他口中听到更多的东西。

  审配也不推辞,继续说道:“使君不惜花费巨大的投入,也要在治下全境推行蒙学和更高等级的学堂,传授的学问也不再是寻章摘句,而是儒法墨诸家兼容并包,各级官吏也大多是从书院中选拔,这就说明,只要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使君就会推行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取代现今的察举制。”

  “正南果然是能人,把我心中所想摸得一清二楚。”刘备长叹一声,“新的制度叫科举,是考校筛选年轻人各方面的能力,然后将其安置到合适的官位上去,吏员也是一样的选拔方式。”

  “这就对了!”审配一拍桌子,有些激动地说道:“大汉近些年来颓败不堪,民间风气一日恶似一日,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察举所累,所有人都想着如何扬名,如何相互吹嘘,做一些表面文章,却没有人愿意做实事,学真本领。民间流传的童谣,说是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些话说得让人笑掉大牙,却又无不戳到了那些人的痛处。”

  茂才就是秀才,因为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才改为茂才,意思就是能力群的优秀人才,一般来说都是从已仕官吏和孝廉之中举荐,举荐者的身份更是高贵,主要是王公、将军、光禄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