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_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亮————————,

  黑暗————————,

  两种完全相反的颜色却同时出现在阿尼姆斯菲亚的脑中。

  没有空气也没有海水,他在地壳的缝隙间坠落。

  周遭充斥着的除去泥土之外也就只有【以太】。

  传递光的介质,形成天体的元素。

  古人将大地与天体分割,单纯的认为地水风火四种元素构成了地球上的一切,而以太则是构成天空与星星的元素。

  只不过在近现代的实验中却无法得以证明【以太】的存在。

  寻常人或许会认为【以太】只不过是古人的谬误,但只有少数人才会得知,那是“空”。

  实际上存在而理论上完全不存在的事物。

  基于理论的科学能够认知到理论上存在而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数”。

  可惜,不存在理论上的“空”是科学怎样也无法发现的。

  但阿尼姆斯菲亚更渴求的答案却是————那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

  阿尼姆斯菲亚也无法反应过来。

  光亮大概是被引爆的乌拉诺斯之枪吧。

  那黑暗呢?

  明明应该在一瞬间就得到的答案,在此时却迟迟未能浮现在阿尼姆斯菲亚的脑海中。

  几日的疲倦与氧气的稀缺同时作用在了他的大脑中。

  像是在课堂上极力的控制自己不要陷入睡眠,却还是止不住的失去了意识的学生一样。

  阿尼姆斯菲亚的头脑已经无法集中注意力再思考。

  黑暗完全吞没了光芒。

  阿尼姆斯菲亚在地层的“空”中坠落,任凭着地心引力拉扯着自己的身体。

  可在失去参照物的黑暗中,坠落本身并无意义。

  来自“空”的阻力最终让阿尼姆斯菲亚与引力间找到了平衡,不再加速。

  可坠落也好,上升也罢。

  没有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与静止就没有区别。阿尼姆斯菲亚进入了某种别样的“失重”状态。

  阿尼姆斯菲亚在一片漆黑中,缓缓漂浮着。

  就好像身处“太空”一样.........只是缺少了星光的存在。

  没有对比物,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被无限的模糊——————就算不被模糊,现在的阿尼姆斯菲亚也大概无法继续理解了吧。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

  老者诵念诗句的声音仿佛回荡在阿尼姆斯菲亚的耳畔。

  昔日求学时的景象出现在了阿尼姆斯菲亚的眼前。

  午后的教室中,略显佝偻的老者背身在黑板上勾画着什么。

  依稀能看出,当岁月在他的脸上刻蚀痕迹之前,老者也算是个英俊的绅士。

  不过头顶上的毛发也像是来自不列颠的绅士一样无影无踪,连地中海都未能剩下。

  春夏交际的阳光穿过古树叶片的空隙,落在教室中的地面与课桌上。

  据说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这种景象。

  “暮年当在日落时燃烧、咆哮—————,”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