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六章 上瘾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滋养出了日益繁荣的地下放贷市场。

  这种效应放大到殷悦身上,就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入手。

  别看过了春节才不到三个月,而且仅靠手里一半资金去放贷。

  可就是这样,她居然赚得盆满钵满。

  放贷的本金居然增值百分之六十,挣了一万五,几乎都要赶上去年的全年的放贷利润了。

  另外还得说,目前所有的行业里,表现得最好的佼佼者,还恰恰就是服装行业。

  那是由下至上的全面繁荣。

  不论是个体户三轮车上的牛仔裤、港衫、板儿绿,还是那些通过各种“神秘渠道”流入内地的外国品牌服装。

  不论国营商店、百货大楼里的中高档成衣,还是像红都、造寸、雷蒙,这样的国有裁剪名店,又或是瑞蚨祥这样专营布料的老字号。

  只要和服装沾边的,全都营业额暴增,根本不愁卖。

  以至于不少原先从事其他行业的店铺看着眼红,也陆续改营服装。

  拿隆福寺街为例,盐店大院北口,有一家自打解放之后一直经营糖果和儿童玩具的商店,在改革后原本从事餐饮,就在这一时期改成了服装店。

  之后,由于看那改成服装店的商铺生意兴隆,在这条街上有着几十年经营历史的钟表店,金笔店和修理店,便也随之效仿专营服装。

  这就是当下的市场情况。

  毫无疑问,如今服装行业已经步入了实打实的黄金时期。

  那么作为最先进入共和国,全国唯一一家国际品牌的皮尔-卡顿服装,也是捞到好处最多的外资公司。

  别看国内具有相应消费能力的人是少数群体,可因为《新闻联播》后面天天打广告的缘故,这个群体是可以放大到全国范围的,那可就真不少了。

  实际上,哪怕价格又调整了两次,已经涨到了平均千元一身价钱,可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对皮尔-卡顿的追捧和青睐。

  全国各地到京的人,但凡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必然要慕名找到专卖店来,买上一身皮尔-卡顿的服装才行,否则就好像没来京城一样。

  所以如今的皮尔-卡顿已经是供不应求的趋势,销售人员的提成也是普遍水涨船高。

  原本就是金牌销售的殷悦压根不用怎么费力,就能挣到比刚开店时多一倍的收入。

  这么一来,如果加上工资和销售提成的话,她现在的财产已经逼近了八万大关。

  可谓实打实的小富婆一位。

  这也让她更深入的感受到了金钱游戏的魅力,并为此上了瘾头。

  为了加快赚钱的速度,她决定相应的扩大放贷额度,打算把手里的资金全放出去

  因为在她看来,虽然总不免遇到资金难以及时收回的困难。

  可几乎都是延期还款,利息反倒还多赚了不少。

  综合来说,一是因为她放贷的目标全是精挑细选熟人。

  二是因为现在服装生意赚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