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遇险_景帝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个月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流放地。

  从京城到流放地的路程,就算队伍中有着老弱妇孺,三个月足矣。他们三人都是青壮年,却走了足足四个月的时间,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路上东张西望走走停停也就不去说了,耽搁的那些路程,好歹有那路过的牛车马车帮他们赶上去,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后来带路的人变成了卫衍。

  让一个不熟悉道路的人带路,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冀州时还好,官道通达,卫衍还不至于弄错方向。后来进了幽州,经过的地方多是荒山峻岭,走岔路就变成了经常的事,有一次他们甚至在山里兜了好几天,到最后连那两个差役也晕头转向,不辨东西。若不是后来冒出个打猎的山民帮他们带路,他们转得都快生出落草为寇落地生根的念头了。

  如此这般,在赶路和迷路间反复了无数次,三人终于到达了流放地的某个矿场中。

  交接后,卫衍并没有受到什么为难。管理矿场的官员,小心翼翼地接下了他这烫手山芋,例行训话都变得非常客气,听那官员的言下之意,只要卫衍不来找他们的麻烦,他们也绝不会来找他的麻烦。

  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是由于卫家的关系和皇帝的势力,早就渗透了这里。这世上或许有人不爱银子不畏权势,或许有人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但是这世上的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在乎的东西。

  皇家的暗卫从设立之初,做的就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拿捏别人的弱点是他们的长处,赵石率领的众暗卫,自然知道该如何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来达到目的。

  矿场给卫衍拨了一个干净的单间给他居住,一路上一直在照顾他,教导他种种生活琐事该如何处理的胖差役,还帮卫衍收拾了一遍房间,又叮嘱了他一番,才很不放心地和瘦差役告辞离去。

  就这样,卫衍在这极北之地的矿场,开始了他的苦役生涯。当然,比起其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放犯,他的活还是很轻松的。

  这个矿场主要从事白玉的开采,另外还有一个小型的手工作坊,做些白玉雕刻的活。卫衍一来就被分到了手工作坊,给一位老师傅打下手。

  这位老师傅姓袁,手艺精湛,人也很和气。卫衍每天的工作不过是帮他去搬运石头,打磨雕刻好的成品,打扫整理雕东西的地方。这些事情卫衍以前都没做过,不过他人不笨,袁师傅也和气,教过一两遍以后,卫衍也就能做得像模像样了。

  过了两个月,卫衍在袁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雕刻。袁师傅的人生感悟是“家有金山银山,不如一技傍身”,万贯家财也会有散尽的那天,学会一门手艺活的话,走到哪里都会有饭吃,就算是流放,会手艺的流放犯,也比不会手艺的流放犯处境要好。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