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八章:受命而正,顺应天命!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这还是四州的黄巾军进入并州之后才达到了人数。

  地理位置便更不用提了,晋阳位于并州,并州的官道虽然经过了修缮,但是在此时终究是算是偏远之地,交通也不便利。

  若是许安仍然居于并州,却是难以完全的掌控凉州和关中等地的事务。

  而关中之地,交通便利,货运发达,西临凉州、北接并州。

  无论是从战略角度出发,还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将太平道的本部移到关中,绝对是势在必行。

  而且这一次出兵,占据了关中并不算完,眼下孙坚和袁绍两人已经打出了真火。

  眼下正是乘机攻取河内,河南尹两地区,将原本的司隶校尉部尽收入囊中最好的机会。

  虽然现在的洛阳民生凋零,十室九空,就算是孙坚迁移部分豫州居民北上,但是仍旧是有些荒凉。

  但是占据洛阳的意义,并不是在于财富,在于人口。

  占据洛阳,黄巾军中有抛石投石机这个大杀器,洛阳八关几乎是毫无悬念,便能被掌握在手中。

  八关在手,退可居关而守,进可攻略冀、兖、豫、荆四地。

  这等于是牢牢的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于手中。

  “关中已入明公囊中,但是关中地方豪强众多,世家林立,势力盘根错节,若无明公坐镇关中,恐怕我军政令阻力甚大。”

  “更何况,我军很快便要出动河南尹,攻略洛阳,明公坐镇关中,才能掌控前线情报。”

  “关中之地,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顺流而下,足以委输,以关中为中心,可以连接凉州、并州,更好的掌控地方。”

  “所以在下以为,无论是从何点看来,明公都当南移治所,自晋阳到长安。”

  阎忠向着四下看了一眼,继续说道。

  “而关中之地,最适宜作为治所的地方,正是长安城。”

  “明公所忧不过是长乐未央两宫乃是曾经汉帝的居所,若是居于其中,难免有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之嫌疑。”

  “在下有一策,或许可以消除明公忧虑之心。”

  “还请阎公教我。”

  许安双手作揖,沉声道。

  阎忠向旁侧走了一步,走到了梁柱的旁侧,随后向着殿外指去。

  “晋阳府衙虽然几经扩建,但是却还是拥挤不堪,甚至于晋阳城也是有些颇为狭小,若是需要发展,定然要拆迁不少的民居,拆毁城墙,新修建筑,这样难免会消耗大量的钱粮和人力物力。”

  “但是眼下却有现成的建筑,现成的阁楼,现成的宫殿。”

  “这些宫殿以前是皇家所用,但是只需要经过一番改造,便可以成为现成的府衙,作为办公之地。”

  “中军府、宣教司、外务司、内务司、农政司等司皆可以移于未央宫中,未央宫占地极广,不必再加以扩建,只需要改造一二,即可立即投入使用。”

  阎忠双手微肃,淡然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