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七章:贾诩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排众议,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予其肯定。

  贾诩因此认识了阎忠,两人虽无师徒之名,但实际上贾诩很多时候有不知道的问题,常常会去请教阎忠,而阎忠也一一为其详细的作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虽然现在贾诩已经和阎忠有十数年未曾谋面,他也从昔日风华正茂的少年步入了中年,步入了不惑之年,到了四十二岁。

  但贾诩一直都没有忘记昔日阎忠的恩情。

  这封信已经放在了案桌上足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了,但是贾诩却迟迟没有打开信件。

  贾诩在迟疑,阎忠已经不再是与他同朝为官,而是在并州,在太平道,已经投入了太平道之中。

  贾诩不知道书信之中写的什么,但是他知道一定与太平道有关。

  他现在并不想现在和太平道有太多的牵连。

  太平道之事,实在太过于棘手,韩遂、马腾都有辗转的余地,但是太平道却并没有。

  汉廷和太平道势同水火,水火绝不会相融,只有一方彻底的消失,另一方才会松懈下来。

  半响之后,贾诩终于是拆开了信封,这封信是阎忠送来的,他必定要看。

  贾诩打开信封,看着信纸上的文字,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他本以为是阎忠来信是想要他帮助做一些什么事,或者是加入太平道之中。

  但是,阎忠却并没有提过这些,而是犹如一个朋友一般,说起一些往事,只是最后一段话,有些奇怪。

  “袁绍、曹操、鲍信、王匡等人皆是世家出身,如今身处外地,作为太守,州牧权重,必反之。”

  “董卓倒行而逆施之,惹得天怒人怨,汉室威信扫地,群雄并起只在旦夕之间,必不能长久,董卓败亡,文和身处西凉军之中,必收牵连,若是他日遭受牵连,可持玉佩,往并州来,沿路黄巾军见此玉佩,必会相助。”

  信封之中还有一块小巧的玉佩,贾诩拾起玉佩,只见玉佩之上,刻着一个小字,仔细查看,那小字是一个“安”字。

  贾诩一手将看过的书信放入一旁的火盆之中,另一只手将玉佩握在了手中。

  信中最后一段,阎忠的话他怎么都看,都觉得有些古怪。

  似乎董卓必定就会败亡一般。

  但是现在贾诩无论推算了多少次,董卓的赢面都十分之大。

  李儒的计策正在顺利推行,董卓如今不仅掌握着西凉军、并州军,还将蹇硕召回的五校禁军给收入了囊中,而宫中宿卫,还将原先洛阳各地的军队也都被其掌握在了手中。

  如今董卓麾下,足有五万精兵,皆为健勇。

  皇甫嵩虽有三万余人驻扎于右扶风,但是只要皇帝一封诏书,即可解除其兵权。

  皇甫嵩绝对不可能抗旨不尊,众人都十分的清楚。

  收降皇甫嵩那三万多名精兵,董卓麾下兵力将会接近十万,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