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七章:鞍套式系架法,四轮马车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大概十三世纪末,公元1200多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出土的马车俑上,才出现鞍套式的系驾法。

  鞍套式的系驾法,相比胸带式就要更为先进和科学,主要是马肩胛和背部受力。

  许安扯了扯马车上的系带,果不其然正是胸带式的系驾法,东汉末年这个时候,胸带式的系驾法早就已经普及了开来。

  鞍套式的系驾法刚好许安也知道,他虽然没有近距离的在现实见过四轮马车,还有鞍套式的系驾法是如何系上的。

  但是在后世,电脑游戏倒是蛮多,刚好其中就有一款游戏,就是美国西部的题材,叫做荒野什么的,里面对于现实的东西十分的考究。

  里面的交通工具,就是四轮马车,所以对于鞍套式的系驾法和四轮马车的大致构造,许安还是颇为清楚的,只是很多细节需要回忆一下。

  “这是什么?”

  许安弯下腰,检查马车的时候,发现在车底与车轴之间有一个奇怪的物件,他指着那物件问道。

  “喔,这,这是‘伏兔’。”

  许安问完话,过了一会,赶车的军卒才发现许安是在问他,也是弯下腰看着许安指的地方,跟许安解释道。

  “‘伏兔’?”

  “回大贤良师,这是马车上的物件,主要的作用就是让马车不至于很颠簸。”

  许安抬起头,诧异的看了一眼那车夫,脱口而出:“减震?”

  那车夫点了点头,随后突然想起了什么,向着里面指去。

  “还有个物件,叫坐‘当兔’,就在两个伏兔的中央,也是可以减震。”

  那车夫看到许安好像对于车驾的减震物件兴趣颇大,于是将一个和“伏兔”一样作用的物件说了出来。

  许安现在倒是有些惊讶了,他一直以为古代好像都没有什么马车的减震措施,不然马车减震能做好,轿子基本也不太可能大规模的出现了,那些达官贵人自然都会去想着办法装饰自己的马车。

  不过这倒是许安想差了,古代只是马车的减震效果不好,并非是没有减震。

  “伏兔”的东西,就是连接车底与车轴之间的物件,也是马车的减震系统,因为其形状和趴着兔子非常的类似而得名,通常也被叫做“屐”。

  伏兔上平下凹,正好能卡在车抽上,不仅仅是减震,还能起到稳固车轴的作用。

  《车制图解》的解释,正是有这个纵向置于车轴上的装置,车辆在高速行进中,才能够保持车身的稳定。

  《释名》里更形容这装置“似人屐也”。车辆上装上了“伏兔”,就好比人穿上鞋走路。

  “当兔”,则是位于两个伏兔之间的,而“当兔”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当兔”是链接马车辀与车轴的物件,如果直接在辀中开洞,放入车轴的话,容易造成辀的磨损断裂,加个“当兔”,不仅能更加稳固,而且还能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