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密美军指挥体系_烽烟狼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究竟是什么人在指挥美国军队

  本文摘自《看世界》2004年第7期,作者:何奇松,原题:《谁在指挥美国军队》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大出风头,而根据法律承担军事指挥协调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上将默默无闻。这与1991年海湾战争有天壤之别。那时国防部长切尼不指挥军队,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则因直接指挥军事行动、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速败伊拉克军队而名声大噪。斗转星移12年,两场战争的导演、领衔主演者——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的角色来了个180°的大转弯。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要说明这一问题,须从美军指挥体系来解释,当然也要考虑到国防部长的个性。

  陆军部长与陆军总司令的一山二虎时代

  1774年美国独立后,先后设立了陆军部和海军部。按法律规定,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分别是总统在陆军和海军中的代表,而且两位部长必须由文官担任,其本意是防止出现军人独裁。但是产生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出身文官的部长对军事知之不多或对军事一窍不通,肯定会对军事行动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次美英战争(年)美国饱尝了其恶果。为协助陆军部长指挥军队,设立了由陆军部各局头头组成的参谋部,实际上对战争的指导根本起不上作用。战争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一个集中的指挥体系,1821年陆军部长任命了一位军官出任陆军总司令。这样陆军部长从参谋部获得技术方面的建议,同时通过陆军总司令来指挥军事行动。理论上,陆军部长的职权要高于陆军总司令。但在实践中产生了问题:陆军总司令能真正指挥陆军吗?如果实施指挥,陆军部长往哪里摆?这就等于篡夺了“陆军部长作为总统的指挥代表的职权”。如果不实施指挥,这个职位则形同虚设且显得累赘多余,其结果给原本集中统一的指挥体系带来了麻烦。

  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纵使陆军部长与陆军总司令有摩擦,但问题不大;战时,如果两者就指挥权限发生杯葛,相互掣肘,那么军事行动肯定会受到影响。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年的美墨战争,陆军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各自有一套作战方案,各自指挥能控制的军队,令当时的波尔克总统不知道通过谁来发布命令。这样拖延了战争的进程。部长和总司令的职权不明,也使前线指挥官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命令。美国内战初期,北军往往受此影响,前线指挥官有时在同一时刻收到部长和总司令完全相反的命令,令他们左右为难,结果导致战事失利。为改变指挥体系的混乱,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领以前只有国父华盛顿享有的中将军衔为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