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弘光即位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崇祯十七年四月下旬,整个天下出现了一幕幕戏剧性的大转折,在北方,李自成在山海关下惨遭大败,退回京师后匆匆称帝,然后弃城而逃。

  在离城前他放了一把火,不过只烧了皇极殿、乾清宫、坤宁宫等部分宫殿,其它均没烧及,后面的宫殿安然无恙,京师落到了满清手中。

  而在南方,同样是出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变数。

  就在东林党忙着为拥立潞王大造舆论的时候,四月二十四日,在凤阳总督马士英策划主持之下,福王朱由崧乘着漕运总督路振飞的漕运快船,在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四位总兵派出大军护送之下,到达了与南京一江之隔的仪真。

  与此同时,就连在荆襄忙于与大顺军鏖战的秦牧,也至书南京表示支持立嫡,支持福王继承大统。这就给南京诸臣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军事压力。

  四月二十六日,吕大器、姜曰广、钱谦益、黄道周、高弘图、张慎言、徐弘基、刘孔昭等文武诸臣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紧急召开了朝议,商讨拥立一事。

  会议从当天早晨,一直开到中午都没有个结果出来。支持潞王的东林党与支持福王的其它大臣激烈争吵。

  最后,“挺福派”主力诚意伯刘孔昭等人以死相威胁,东林中人这才意识到什么叫枪杆子里出政权。

  他们既无兵可用,立贤在法理上也站不住脚,无奈之下,被迫同意拥立福王朱由崧继位。并且当即起草了一份迎立福王的公启。

  随后,南京方面把这个决定通知了江北的马士英和史可法等人,马士英见事成了,心中大喜,这从龙首功已非他莫属;

  史可法本来就主将立嫡。不过他属意的是桂王,面对这种结果也只能选择接受。

  四月二十七日,南京礼部官员捧着百官公启,到仪真迎奉福王,宣布南京诸臣共同拥戴他继承大明正统,恳请他移驾南京,主持国家军政。

  福王二十八日到达浦口,受到了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的官员恭迎。

  第二天,福王乘坐的船横渡长江,中午时分停泊于南京燕子矶。

  三十日。南京诸臣一同登舟拜见福王,福王角巾葛衣,穿着十分朴素,神情平静而矜持,显得颇为成熟稳重,与东林党为他塑造的形象判若两人。

  他对前来劝进的官员说:“本王是只身逃难南来的,如今母妃尚不知在哪里。本王只想在南方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躲避战乱,对于帝位本王从未敢奢想。”

  朱由崧这番话既有真诚的一部分,也有不实的成分。

  起初他确实只是一心躲避战乱。但求保住一命,在逃亡的途中与自己的母亲邹氏走散也是事实。

  但在淮安接到北京沦陷的消息后,他是主动去争取枪杆子了的,只不过。这种争取是在东林党先否定了本应属于他的继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