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2章 叶老师会不会去帝都?捡到人才了_你好,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苏何喊自己老专家,花青的爸爸连忙起身,那手摆的比车子的雨刮器还要快。

  “没有没有,我就是在纺织厂干了一辈子,比较熟悉那纺织机的运作罢了。可不敢说是专家。”

  现阶段的专家,可不是后世的那些砖家。

  什么谁家没有个五十万的存款,什么把家里闲置的房子拿出来出租赚钱,闲置的车子拿去出租什么的。

  苏何都不知道什么专家,能脱离实际,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反正后世,还是有很多人,为了第一套房子,连首付都拿不出来。

  苏何觉得好笑,要是家里有闲置的房子,闲置的车子,这还是贫困阶层么?

  都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砖家吧。

  苏何觉得好笑,和那些人相比,苏何觉得,花青的爸爸值得一个专家的称呼。

  至少,他浸淫在纺织机械上的时间很长,几乎是他的一辈子了。

  对于纺织机械,是真的很懂。

  苏何其实也懂这些机械,所以接下来,他询问花青的爸爸,两个人就这么聊了起来。

  花青也有些奇怪,老板什么时候,这些机器都懂了?

  看起来,好像是苏何在询问,她爸爸在回答。

  但很多时候,其实是两个人在讨论。

  而且她爸爸有时候还有不会的,是苏何在教导。

  “什么情况啊?”花青的哥哥花连拉了拉妹妹的袖子,奇怪的问道:“这要不是你说这是你老板,我都以为这是我们纺织厂的老工人了。那个熟悉的程度,比我和你嫂子都要厉害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花连和他妻子不算是太内行,但在纺织厂也算是老工人了,这对纺织机械的认识应该算是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毕竟花连的爸爸是一个考过了九级的纺织工人。

  这种等级的工人,放在哪个厂子,那都是宝贝。

  要不是花青保证,又极力的劝说他们过来,他们还不见得愿意停薪留职过来呢。

  据说,当时家乡的纺织厂厂长可是极力的劝说花连的父亲留下的。

  要不是他父亲不放心自己的儿子和媳妇,一定要亲自跟过来,厂里还不放呢。

  花青也有些茫然,但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这就是天才啊,我们老板喜欢看书。刚高一,就被特招到科学院去读大学了。这个月就会出发的。”

  好吧,这还真是万能的答案。

  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天才。

  古代的时候,还有专门的神童班呢。

  北宋时期,就有很多关于神童的传说。

  比如说,那个被人人伤感的仲永,就是一个神童。

  花连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家里人也没什么读书人。

  花青更是早早的就去当兵了,也没怎么读过书。

  一家子对读书好的人,都是抱着很大的向往和佩服的。

  “果然,你老板不是普通人。这么年轻,能做出这么大成就的,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