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滋兰九畹(十二)_逐鹿记之五行八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蒙恬、屠睢所部秦军最终平定了楚国的长江以南一带,秦设立了九江郡、长沙郡。九江郡辖境范围大致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秦时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因此地有众多水泽而得名,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镇)。

  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今湖南大部分地区,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下设湘(长沙县)、罗(今湖南汨罗市西北四公里处之故罗城)、益阳、阴山(古城在今湖南攸县鸭塘铺乡阴山港村)、零陵(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衡山、宋、桂阳等九县,治所湘县(即大致为今长沙市辖区)。

  南北捷报频传,秦王兴奋,下令解放酒禁,特赐臣民聚会饮酒。

  秦王以王翦挂帅的名义顺利完成王翦制定的“楚越作战方略”后余兴未了,甚至有些兴奋、忘乎所以,或者说要好好显示一下自己的军事才能,于是完全抛开王翦,并照猫画虎、鼓捣出一个“征伐百越方略”。

  接下来,进军楚国的六十万秦军开始向百越地区开进。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王采取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秦军共分六路:一路由蒙恬、杨骨、陈干、甘超、朱前、鲍俎丙、丑门丁、北门戊、黑肱戌等将领统率十万大军,从今江西余干县向东进发,再入越地,攻取东瓯。

  至于,蒙恬部为何再入越地,其实很简单。原来,安朱降秦后,控制今浙南温州、台州、丽水等瓯江临近地区的安朱侄子摇不愿称臣,于是自立为王,也就是东瓯王,定都瓯江口(今温州)。睦子无诸移居闽地东冶(福州),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

  当然,这让秦王非常不满,派蒙恬率部讨伐。

  除蒙恬一路外,秦王拜屠睢为国尉,统领其余五路兵马,合计五十万秦军,全面向南方开拔。

  屠睢大军的目标是越过南岭,进军岭南的南越、西瓯、骆越(又名雒越)和瓯雒国。

  南岭山脉起自云南云岭,东入贵州为苗岭,再东经两广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边界而东达于海,其间大小山岭不计其数,史书依据秦军的进军路线将其划分为五岭。

  五岭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三个在湘桂间,因此一般是由西到东排列,指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是长江水系(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秦汉早期,五岭是指楚国之南的五个军事战略要塞性质的山岭或台岭,扼守几个关键通道,所以范围有限。

  五岭因为名气大,而所在大山没有统一名称,后来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