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山无陵(二)_逐鹿记之五行八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魏泽在齐国都城临淄觐见齐王建时,言道:“魏与齐乃唇齿之国,唇亡则齿寒。魏亡,则祸必及于齐。愿同心协力,互相救援。”

  相国后胜通过干儿子后利及门客鲁蒙、殷魋等人与秦国狼狈为奸,多受秦黄金,于是秉承君王后对秦理念,力言道:“秦必不负齐,今若与魏合纵,必触怒秦。”

  齐王建惑其言,遂辞魏使。自此,齐国按兵不动,仅派出王族使臣田假、田懋,分别与魏国、楚国周旋。

  目前,齐国除了要平衡秦、魏、楚三国关系外,内部也正遭受“木正剑”的困扰。木正剑不仅是锋利无比的宝剑,更让人难以释怀的还是武林传言:“木正司春,五岳独尊。”

  实际上,武林早有传言:木正剑是秉司春的佩剑。秉司春是三月之神又职司春季之神,就是《月令》所说春季东方的木神句芒。句芒面状正方而青色,方眼无眸,鸟身而有短尾,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辅佐东方上帝青帝太皞(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或者伏羲之后)。

  据说,谁得到木正剑,谁就会知晓与五岳功夫有关的一项独步武林的深奥秘籍。然则,这样的神剑现身江湖,真是难以想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啊!

  传说华胥在雷泽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生太皞(又作太昊)。据《吕氏春秋通诠》考证,太皞即是伏羲氏,秦汉阴阳家用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后祀于东方,所以为木德之青帝。

  太皞为风姓,长得人头龙身,是古代华夏部落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以龙为图腾,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太皞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

  还有一说,木正出八卦布。也就是说,具有乾、坤、艮、坎、兑、离、震、巽特征的周、韩、赵、燕、魏、楚、秦、齐由于周、韩、赵、燕相继败亡,表明旧的八卦布局将要消失,崭新的八卦局面已经铺开啦!

  木正剑本属于齐国王室,被珍藏在寓意水生木的雪宫。当齐王建发现心爱的宝剑被窃后,立刻下令“柏寝台”彻查。

  原来,齐桓公扩建行宫路寝,建立了柏寝台。柏寝台俗称桓公台,坐落在时水、淄水交汇处,南距齐国都城临淄四十公里,北隔时水与古称四渎之一的济水遥相呼应,东北方四十五公里即是渤海,南临淄水汇入的大片水泽:距淀湖。

  春秋时期,从今广饶大营乡以东主要在大码头乡范围内为“少海”。齐景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6年、乙酉年),彗星见,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台而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

  相传,齐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