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二章,心酸的一面。_远去的风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莱塞一字一句全部听清楚了,沉思了一会儿,对于明说道:“尊敬的将军,你的话对我震动很大。我们需要再讨论一下。”

  说完,莱塞请刘一民稍等,他和费利克斯·卡德格、库特·来狄去与协会的主要成员商讨去了。

  何长华询问于明怎么知道莱塞是拉比的,于明回答说拉比是犹太人中的特殊阶层,只有拉比才能出任社区领袖。

  莱塞他们商量的时间比较长,等的于明都有点焦急了,莱塞等人才鱼贯而出。

  莱塞走到于明跟前,手里拿着一本《旧约全书》,把一只手掌按在书上,庄重地说:“于将军,以耶和华的名义,我们中东犹太难民协会决定与六十七军合作,选派一批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到贵军根据地工作。如果他们发回的报告说明六十七军确实兑现宣传承诺,我们将再派第二批。”

  于明高兴了,再一次与莱塞等人一一握手。

  莱塞然后又说道:“我们还有个条件,就是请贵军帮助在根据地工作的犹太人建一座教堂,他们需要聆听耶和华的声音。”

  这是正常要求,于明笑着说:“莱塞长老,我们尊重你们的宗教习俗,自然会帮你们建教堂的。放心吧,我们不但尊重你们的宗教信仰,还会尊重你们的生活习惯的。”

  这下双方彻底达成一致了。不用六十七军再宣传了,中欧犹太协会自己精挑细选,选派了200名各类技术人才,并派出一名拉比带队,随六十七军行动。

  于明一看名单和专业介绍,大喜过望,这犹太人真是人才济济,几乎涵盖了这个时代各科研领域,军工的、民用的,全都有,而且还都是毕业于顶尖院校的顶尖人才。

  于明交待何长华,去向陈喜娃和王敏报告,从缴获资金中拨出50万日元、二十万大洋,捐给中欧犹太协会,用于安置犹太难民。给派往六十七军根据地的200名技术人员每人发100美元,让他们安置亲属生活。

  这下,犹太难民沸腾了,没有被选上的那些科技人才和家属都围着莱塞等人要求增派人员。最后,200人变成了2000人,整整增加了10倍!

  4月6日下午5点,六十七军一团在团长李山柱指挥下,对虹口机场、江湾机场、黄浦江、吴淞江各码头实施戒严,通向码头的道路被彻底封锁。天黑后,戴局长等人带来的飞机编队,从隐蔽点被推了出来,滑向跑道,一架架依次腾空而起,向大后方朱泾村飞去。

  六十七军也开始行动了,机械化部队和缴获的坦克、汽车、装甲车以及缴获的武器弹药开始装船。码头装卸工、六十七军步兵、骑兵、犹太人的技术人才,全部投入了最后的搬运武器弹药的任务。

  今天白天,日军只派出三个批次共24架飞机到上海进行侦察轰炸,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