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五章 拜会香帅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7章拜会香帅

  吕碧城早已完成了书稿润色,并且找到裕德龄完成了翻译。

  李谕准备录成两套,一套给纽约柯林斯出版社,一套给法国的阿歇特出版社。

  但这时候裕德龄正好被召回宫中,由于书稿是用外文书写,其他人又不太会用打字机,只能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找个学生“勤工俭学”帮着誊写一下。

  来到译学馆,林纾看着李谕手中厚厚的书稿,说道:“我这有名学生,英文排在全校前三,家境也较为一般,肯定会感兴趣。”

  林纾随即出门,带回来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学生,给李谕介绍道:“他叫王,字季梁,浙江学子。”

  王季梁在听到是给李谕做事后,非常情愿:“帝师是我们的偶像,能为您效劳荣幸之至!”

  李谕拿出那三本星战后传的书稿:“那么就辛苦你了。”

  王季梁誊写完成至少要花好几天,李谕这段时间先去拜访了刚刚调回京城的张之洞。

  不止张之洞,同样被调回京的还有袁世凯。

  他们两人是封疆大吏中最重要的,一起被调回京城列入军机处,看似升官,实则明升暗降。

  当日的礼单的上,只有张之洞、梁鼎芬、李谕一分钱没给。

  梁鼎芬多少不太服气:“此二人确有在自强学堂任职之资,放在中学教书,有些暴殄天物。”

  李谕来到大门前,看到张之洞亲笔题写的一副楹联:“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

  梁鼎芬说:“我打听过了,送出上万两的地方大员就有二十多人,其中最贵重的是山东巡抚杨士骧送了十尊金佛;吉林将军达桂送了一条玉鱼,据说鱼鳞全都用金银珠宝镶嵌。”

  梁鼎芬催促道:“没听清吗?”

  梁鼎芬说:“可不是,一点没落下!”

  慈禧似乎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尽自己最大可能削减汉人大官的权力,好为皇族铺铺路。

  梁鼎芬说:“大人心怀天下,在武昌也没多自在。”

  张之洞点点头:“明白了,我总不能踩在张大人头上,我就送一幅亲笔字吧!”

  梁鼎芬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初到京城,不太了解规矩。”

  出门后,张之洞无奈道:“朝中第一重臣竟然只图金银,大清江山危矣。”

  一个商部的五品主事,只凑了500两银子拜见,直接被拦住。

  当然寿礼多少带来了,张之洞拿了一个卷轴,写了两句诗。李谕则拿了一筐子外文原版书,还有理有据地说:“这本书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书中有金句,知识就是力量。这么多知识,难以估量!”

  张之洞接过来,看了看说:“刚回来就碰上庆亲王的七十大寿,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然后问向梁鼎芬:“你说去是不去?”

  出入这座会贤堂的目前多是达官贵人,等到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在这还召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